top of page

傳媒報導

天使心.jpeg
從軟弱到充權,以藝術為他人賦予力量
天使心  2022年3月 內文  (台灣 論壇報轉載 內文)
鄭慧君(Scarlette,C+),為了讓不同能力的社區人士比較容易記憶及發音,她又為自己取名外號 C+(Scarlette的諧音)。作為社工,作為一位曾經受傷的舞者,身體的障礙如何豐富了她的視野,以上帝的眼光去看待不同能力的身體?「優秀社工獎」得主C+與我們分享多年來為不同能力人士擔任劇團監製,又成立慈善組織,致力推廣共融舞蹈及透過舞動來提升身心連繫,在藝術裡超越限制的信仰實踐與找到呼召的故事。
 

 

ChangeMakers ViuTV_edited.jpg

ChangeMakers 在地夢想家
ViuTV 按此  12.2.2021

Stance on Dance 20210111.jpg

Unleashing Artistic Potential in Hong Kong
Stance on Dance @USA  (按此) 11.1.2021

Scarlette Cheng is a dance facilitator and administrator in Hong Kong. She is a DanceAbility instructor and runs the social enterprise Theatre in the Dark and the NGO Artscompana with her husband, a blind theater educator. Here, she discusses how she became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dance and theater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hat accessibility is like in Hong Kong, and how she hopes to create more platform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 flourish in the arts.

 

 

 

 

你好嘢 商台903.jpeg
你好嘢
商台903  2019年1月14日
網上重溫
 

 

非常人物生活雜誌2019.jpg
ChinaDaily_201901.png
非常人物生活雜誌
黑暗互篤笑Show
香港電台第一台  2019年1月6日
網上重溫
這是一齣視障演員加上社工一齊做的棟篤笑,而台前幕後的其他表演者都是有不同類型或程度的殘疾人士和康復者。但他們強調,這個表演並不是「又一個殘疾人士演出」,而是一個專業表演,主題是我們對社會的回憶和想法。作為觀眾,又要作什麼準備呢?
 

 

Laugthing in the Dark: Generation Chat
China Daily  2019年1月
全文
Comma Chan, the founder of the organisation and a theatre artist with non-congenital blindness, says he is “convinced that the use of arts has no limits” and that the performers can “uncover their uniqueness and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

 

WhatsApp Image 2019-01-10 at 11.15.16 AM
新城電台宇宙狂熱20181227.jpg
中風口琴手關燈煲歌
黑暗棟篤笑譜生命新樂章
東網透視  2018年12月29日
全文及影片
「完全無諗過要喺黑暗中吹口琴。」75歲伯伯葉福成30多年前中風,左手及左腳失去活動能力,喜愛音樂的他鍾意打鼓、彈結他,但中風後雙手不靈活。他未有放棄心中的音樂夢,單手拿起口琴吹奏,與音樂再拉近距離... ...
宇宙狂熱
新城知訊台  2018年12月27日

 

WhatsApp Image 2019-01-10 at 11.15.17 AM
互動舞台劇助退休人士融入社區 
傷健劇團是幕後功臣
香港01  2018年12月25日
全文
「好融義綠色社區劇場」是葉氏化工聯合聖雅各福群會及黑暗劇場籌組的社區活動,他們為退休人士提供以演出舞台劇為契機,重新接觸和適應社會。
有你同行_香港電台第五台.png
有你同行《社福故事》
嘉賓:
黑暗劇場藝術總監陳衍弘
音樂總監關卓城
 
香港電台第五台  2018年12月24日
網上重溫

 

商業一台人民大道中 20181221.jpg
人民大道中
 
商台第一台  2018年12月21日
網上重溫 (供會員收聽)

 

20.12.2018 香港電台31台《日常八點半》.jpeg
日常8點半《港人講玩》
香港電台電視31台  2018年12月20日
網上重溫
陳衍泓,逗點(Comma),後天失明人士,在5年前創立了黑暗劇場,利用黑暗創造獨特的劇場經驗,讓健全人士走進視障人士的感觀世界,今年更挑戰黑暗版互篤笑,為觀眾帶來結合互動式楝篤笑與及全黑暗感官體驗。逗點將聯同連乙峰(連Sir)分享他們的創作經歷

 

港故mini:失明傑青辦黑暗劇場 不靠眼神演戲
東網電視 2017年10月13日
內文及影片
 

今年11月,劇團會重演這部作品。不過,故事的結局卻未必跟過往一樣,因為在黑暗劇場中,演員會帶領觀眾在漆黑一片的劇場中作互動。觀眾更可因應劇情提供建議,故事的結局隨時因此改寫。

Comma相信,殘疾人士的表演不一定差勁,因此他和其他演員經常密鑼緊鼓排練,「唔會因為自己身體嘅限制而得過且過」。現時,黑暗劇場的表演多是售票演出,演員可賺得與市價一樣的酬勞。

 

共「融」
現代電視 2017年10月4日
影片

香港社會一直提倡「傷健共融」。可是,以現時的社會政策和氛圍,「殘疾人士」根本無辦法真正融入社會,亦令此概念無法落實。究竟怎樣才是一個「共融社會」呢?

 

City’s unsung heroes celebrated at Spirit of Hong Kong Award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2017年9月29日

內文
 

Comma Chan Hin-wang, 41, founder of Theatre in the Dark, who lost his sight to glaucoma in his 30s, netted the Corporate Citizen Award (Group Award) for helping to show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in a different light.

The theatre produces performances by disabled actors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y’ve been through.

難「融」
現代電視 2017年9月19日
影片

香港,是世界級數一數二的發達城市,無論在生活水平、教育程度、以至競爭力等方面都榜上有名。香港理應擁有優厚條件,可以做到「共融社會」,但現實又如何呢?

 

黑暗中演戲  劇力無限

明報 2017年5月12日

內文
 

劇場不透一點光,你入場,坐在比一般劇院行距更闊的座位上,演員四處游走,在你旁邊說對白,與你隔一步之遙開口唱歌。劇情說到下雨,有水滴到你身上,甚至會有食物送到你口中。

 

導演逗點說:「我們從小認識的黑暗就是代表恐懼、無助,但黑暗也可以讓我們看到美麗的藝術作品。」他說雖然演員各有限制,「有演員仍在求學、面對精神病、先天或後天失明,但都熱愛戲劇及藝術,我不太看能力,看的是演員的態度,須熟讀劇本、勤練走台位,不因殘疾人士或其他特質而有優待」。

 

 

Blind Hongkonger who began theatre group helps others put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in different ligh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2017年5月8日

內文
 

Chan started off hiring his visually impaired friends to produce and perform a piece of theatre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y had been through.
The group then expanded to include the physically disabled, those with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illnesses, and drug addicts.


Through Theatre in the Dark, Chan found his own road to recovery, proving to himself and to others that they were all just as capable.


He realised that blindness was not a full stop, but instead a comma in life. His chosen first name therefore became a point of discussion for everyone he met.

 

 

黑暗劇場創辦人

走出黑暗 演活光明人生 

頭條日報 2016年12月10日
 

黑暗,曾令陳衍泓恐懼。失明,曾令他換來失業、失戀連環「三失」打擊。他曾經萌生死念,全靠信仰把他從幽谷拯救過來。自此黑暗不再是他的局限。他創辦黑暗劇場,通過藝術提倡傷健共融,更讓他成為今屆傑青的寶座… …

 

 

 

黑暗我主場 陳衍泓
東週刊 2016年12月7日
內文
 

黑暗,曾令陳衍泓恐懼。失明,曾令他換來失業、失戀連環「三失」打擊。他曾經萌生死念,全靠信仰把他從幽谷拯救過來。自此,黑暗不再是他的局限,反成一生的祝福。他將黑暗化作專長、事業,創辦黑暗劇場,通過藝術提倡傷健共融,憑着愛在黑夜畫出彩虹,讓他登上今屆傑青的寶座。

他把自己及不少視障人士的經歷寫成音樂劇《有種關係叫暗戀》,並於本周四上演。

他深信上天奪去他視力自有原因,失明反倒讓更多人看得見他。「如果我無盲,現在只是一個每天營營役役工作、放工只顧吃喝玩樂的人。有得盲真是好幸福!」他為自己改洋名Comma(逗號),就是紀念失明成為人生逗號,停頓後事業更上一層樓,而且更覓得真愛,兩口子快將成家立室,譜出生命新一章。

 

享受黑暗》組劇社締傷健共融
失明傑青靠藝術成就璀璨
壹週刊 2016年11月20日
內文及影片
 

陳衍泓,40歲,後天失明人士。自小患嚴重濕疹加眼疾,長期服用類固醇,導致青光眼,視力逐漸變差,直至什麼都看不到,卻在漆黑之中,成就了璀璨的生命。男人最痛,他沒有躲於漆黑中;遇上話劇與藝術,與同道中人組成「黑暗劇場」,推動傷健共融,獲選今屆傑青。透過戲劇,重新建構他的世界。

 

陳衍泓「黑暗劇場」推廣傷健共融 

東方日報 2016年10月10日

內文 

 

 

精靈一點 

主題:健康人物專訪 - 黑暗中對話 

嘉賓:Comma (黑暗劇場藝術總監) 

2015年12月2日

 

連結 (14:00-15:00時段) ​

 

 

梁球(左)是先天失明音樂人,跟曾患上小兒麻痺症的樂手何棠(右)同為黑暗劇場的演員,首次在黑暗演出的棠哥自言黑暗讓他全程投入演唱。
香港電台第一台《非常人物生活雜誌》-
Cult創作、黑暗劇場:有種關係叫暗‧戀
2015年8月30
 
連結

 

果只看宣傳,你不會知道舞台劇「有種關係叫暗‧戀」有不少視障演員參與,而幕後都有智障和自閉症的朋友擔任舞台助理等重要職務。這可不是簡單的宣傳策略,而是因為導演和參加的殘疾人士都希望,大家抱著欣賞一齣平常舞台劇的心態去看他們的演出。本集請來導演張敏軒、視障演員及視障演員藝術指導Comma、視障演員Esther、男主角狗傑和舞台助理漫淑鈞,談談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梁球(左)是先天失明音樂人,跟曾患上小兒麻痺症的樂手何棠(右)同為黑暗劇場的演員,首次在黑暗演出的棠哥自言黑暗讓他全程投入演唱。
回到音樂基本步 黑暗作樂:
聲音故事 互動黑暗劇場
蘋果日報 2015年4月9日
內文及短片
 

聲音說故事 互動黑暗劇場

對失明人士來說,音樂好比光明,照亮他們的靈魂之窗。說話雄亮清晰的Comma(陳衍泓)三十歲時因青光眼導致失明,由光明走向黑暗,在重新鍛煉聽覺其間,他學會用聲音說故事,在二○一三年成立「黑暗劇場」,旨在黑暗中與觀眾互動,合演音樂舞台劇,「好多人習慣用眼睛聽音樂,而現在的音樂也難免加入太多人造音效,太多『味精』,忽略了音樂本身的內容和意境。」一年多前,他邀請視障、聽障和肢體殘障的演員和樂手,合演《無聲的歌》小型音樂舞台劇,用聲音導航現場玩真音樂,「場地一定要細,因為要邀請觀眾一起參與才能完成整套劇,例如在黑暗過程中一起吃東西、玩游戲;細舞台的好處是讓未有能力在大台演出的演員都有發揮機會。」

這個演出,Comma更邀請了知名失明音樂人梁球參與,有別於以往自彈自唱,當中更需角色演繹,難度比以往高。溫柔的梁球一說起音樂演出,往往笑逐顏開,「最嚮往舞台上的音樂演出,所有音樂都是即場彈冇NG,有時又會走到觀眾旁邊彈奏,讓他們感受最真實的聲音,而不是用mixer播音樂。」黑暗中,他用心眼看到觀眾的注視,每次都很落力,試過幾次他彈奏的時候,更聽到附近觀眾的咽哽聲。

 

《當陳慧敏遇上''小人物''》-
ep.3 黑暗中逗點 困難僅逗號
2015年3月10
 
短片

 

歌手陳慧敏就單曲《小人物》拍攝了《遇上小人物特輯》,Comma為其中一位嘉賓。陳慧敏除了體驗如何以正統領路法為失明的Comma帶路,也跟他跳了一場竹支舞。

 

 

社企創造社會價值
社聯刊物《社情》 2015年3月
 
社聯頻道短片

 

「對話體驗」助殘疾人士創業

 

「對話體驗」除了聘用視障朋友擔任體驗館的導賞員外,更安排他們參與工作坊訓練,以至產品內部管理、決策、招聘及部門管理等工作,讓他們發揮所長,近年更孕育了新的社會企業家,讓視障人士跳出受僱的角色。

 

視障人士逗點(Comma)在「對話體驗」工作多年,主動向公司提出引入黑暗劇場,創出嶄新的黑暗體驗,公司以合作模式協助他創業,成就了《A cappella無弦立體聲》「黑暗劇場」。

 

「黑暗劇場」由視障人士自組班底,為本身「對話體驗」帶來了更多元背景人才,當中的演員及策劃除了視障人士、聾人,亦有精神病復康者以至健全人士,對於他們來說,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對話體驗」在場地、市場網絡等方面為「黑暗劇場」提供協助,令他們更易起步。而對於「對話體驗」來說,「黑暗劇場」為品牌提供新體驗,達致雙贏的效果。

 

 

今日VIP - 陳衍泓
無線電視翡翠台 2015年1月22日
 
連結

 

2014年香港精神大使陳衍泓,曾經與普通人一樣擁有健全視力,直至三十多歲時因為眼疾而導致完全失明,生命從此走入黑暗。雖然人生遭逢巨變,衍泓卻把自己的不幸化成動力,積極籌辦活動讓健全人士了解視障人士的感受,從另一角度發揚香港精神,他詳盡分享過去多年的心路歷程。

 

空前的逆境為衍泓帶來沉重打擊,失明之後更接連遇上失業及失戀。陷入人生谷底的他,甚至因為過度擔憂而考慮自殺,他最終何以打消輕生念頭重返積極人生?在接受復康治療期間,他又遇到甚麼事情而得到重要啟發?他為大家道出箇中的勵志故事。

 

衍泓完全失明之後,因為自身經歷而了解到健全人士對視障人士的誤解,並且激起一股熱誠,銳意消除當中的隔閡。與此同時,衍泓因為一次機會而對戲劇產生興趣,繼而設計出黑暗劇場,讓健全人士體會到失明人士的真實感受。他在節目中細說黑暗劇場的靈感來源,解構劇場當中的各種特別元素。

 

「遇上挫折不是句號,而是逗號」 失明藝術家膺精神大使
頭條日報 2014年11月26日
 
連結

 

「人生遇上挫折並不是句號,對我而言是逗號,稍作停頓然後重新出發,所以我叫Comma。」陳衍泓(Comma)因眼疾而完全失明但仍活得精采,更創立劇場。他昨日獲得二○一四年香港精神大使殊榮,與其餘五位大使一同被委任。

 

        Comma於十八歲開始患眼疾,到三十多歲完全失明,起初接受不了失明事實,經歷了失業六年的日子,人生轉捩點是遇上藝術。有朋友介紹Comma到大會堂為小朋友講故事,要扮演角色、帶領互動遊戲,他形容自己於過程中找回自己,發現自己很有用。

 

        愛上演出後發現藝術無界限,Comma成為全職藝術工作者。他於去年創立「黑暗劇場」,在全黑暗環境中演出、與觀眾互動,觀眾可感受到演出者的呼吸,享受視覺以外的新劇場體驗。Comma還會擔任企業培訓師,教導逆境自強精神,笑言認為香港精神是如他一樣,凡事試試便會找到出路。

 

  

周末主播室
無線互動新聞台 2014年11月23日
 

 

介紹黑暗劇場之成立及《無弦立體聲》

 

黑暗劇場 - 重設初生的敏銳
主場博客/祖嘉大娘 2014年11月22日
 
連結
 

後天視障的多元人才 逗點 (Comma),相信人生每趟遭遇只是逗號,他的氣場比好多健視朋友還穩打紮實。成立黑暗劇場,推動共融藝術的劇團,透過「黒暗」和「劇場」,帶觀眾進入獨特的藝術體驗,不同能力和經歷的演員,更因此重整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自信地展現藝術和生命的無限可能。

 

跟黑暗中對話的體驗館不同,參加者在黑暗體驗館中走過數個的生活場景,活動集中於環境空間;而在黑暗劇場中,更多的是從對白及演唱,感受人的情感起伏或夾在聲音的情緒 。

 

「黑暗劇場不是廣播劇,在這裡你會『看清呼吸』。」沒有尾音,語調肯定,Comma的說話總是去蕪存菁,字字鏗鏘。

 

入場後看不見眾生,生而為人的五感再被喚醒。劇場的魔力在於情緒流動,黑暗中演員隨著故事脈絡,演技藉著情感直接傳遞於觀眾,我想靠近你,未能靠感官前鋒-雙眼帶領,就必須不急不躁,內心徐徐召喚身體覺點,讓一直是副手的聽覺、嗅覺、皮膚、手腳,重主感官的舵錨,如嬰孩重生,從母體蛻出世界一刻,皮膚細聽人語,嫩髪感受微笑,那天眼睛還未睜開,我們已懂,又逐漸遺忘。

 

「黑暗強化了我和音樂的關係。」劇場音樂總監劉兆康Sam,A cappella團隊(無伴奏合唱)一舖清唱成員,團隊今年在林奕華的《梁祝的繼承者們》大放異彩,用現場音樂直搗觀眾心坎,Sam已知其義,沒料過黑暗能讓音樂與無伴奏演唱變得更出神入化。

 

「從來都十分重視劇場的燈光、佈景、道具等視覺元素,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此,讓觀眾更投入。在黑暗劇場裡,當能夠表達的只有無伴奏合唱、對白、歌詞和情感,就需要集中銳化這幾項。」

 

「一舖清唱的藝術總監 伍宇烈老師是編舞家,他在舞台上(對形體)的編排好整齊,沒有多餘的動作走位,使故事緊湊入扣。我嘗試把這個概念運用於黑暗劇場裡,(在現場朋友只能集中聽覺的情況下)歌曲及聲效上要洽到好處,把氣氛帶出來。」

 

專心感覺,刻劃更深。

 

重設初生感官,如再次流動的河,其生命力非從來如一的弱水片片,而是那瀝瀝的流水聲,還有水流掠過皮膚的浮柔感;當身體線條沒於黑暗,刻下的聲音,演員走動時發出的氣息與能量,讓我的覺知起了新的變化,黑暗劇場的《無弦立體聲》是目前為止在香港曠古絕今的獨特體驗,對於生氣、失望、貪婪、天真、解脫等在劇中躍起的情感,回到光明後,似乎在我的人際生活中,顯得更鮮明欣活。

梁球(左)是先天失明音樂人,跟曾患上小兒麻痺症的樂手何棠(右)同為黑暗劇場的演員,首次在黑暗演出的棠哥自言黑暗讓他全程投入演唱。
全旅打
新城電台 2014年11月23日
 

黑暗劇場創辦人Comma跟主持人林柏希分享視障人士的旅遊方式及他早前遊覽澳洲的經驗。同時介紹黑暗劇場之成立及《Acappella 黑暗劇場無弦立體聲》

 

梁球(左)是先天失明音樂人,跟曾患上小兒麻痺症的樂手何棠(右)同為黑暗劇場的演員,首次在黑暗演出的棠哥自言黑暗讓他全程投入演唱。
「黑暗劇場」演出 盲人倡傷健共融
蘋果日報 2014年9月1日
 
連結
 

陳衍泓(Comma)12年前患青光眼,逐漸失去視力,因而丟掉工作,女友也離他而去,頓覺生無可戀。後來參加復康課程逐漸適應,更創辦「黑暗劇場」,突破障礙在漆黑環境中表演,力證盲人也可活得精采,「今日盲咗,冇人叫你聽日就落彌敦道跑個圈,由貼牆開始慢慢嚟,一定行得番」。

作為後天殘障者,Comma憶述初次接觸會發聲的廁所門,和方便盲人用腳判斷位置的貼地尿兜,「完全接受唔到,覺得呢啲嘢唔應該係我用」。他花數年時間調整心態,偶然嘗試對小朋友說故事的工作,成踏足藝術界的契機。他現為劇場工作者及話劇導師。

 

bottom of page